原本今天一早的計畫是六點到東山高中旁的景賢生態公園逛逛、拍拍照的,但因昨晚與女王共渡週末電影院,漫長的影片讓我今早爬不起來,所以生態公園只好改天再去啦~
星期六早上九點,送兩位小姐去上課後,一個人來到東山路附近的旱溪。雖然這旱溪是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地,但在車友提醒後,我才注意到兩旁的「」開花了。
看到阿勃勒開花,意謂即將邁入盛夏的季節。
而繼四月的油桐花隨拍後,今天也是我第一次拍阿勃勒。
真是不好意思,對於「阿勃勒」這名詞的認識係起自於某次在路上撿到它的果莢,想說若家裡兩位小姐不聽話的話,這麼硬的果莢剛好可以做為修理用的棍子,嘿嘿嘿……。
阿勃勒原產於喜馬拉雅山附近,後來才引進國內做為造景植物或行道樹。
仔細近看這阿勃勒的花朵,形貌還真是特別耶~
盛開的花朵數量極多且生長密集,滿樹金黃的美景,只能用美不勝收來形容。
由於它的花瓣極易掉落,微風輕吹就可見到黃色的葉瓣彷彿細雨般四處紛飛,這也就是它為何它的英文名字會被稱為黃金雨(Golden Shower Tree)的主要原因。
成串垂下的金黃色花朵,無疑是初夏裡最吸睛的亮點。
我想有很多人應該都還不知道阿勃勒是泰國的國花,其黃色的花瓣象徵著泰國的皇室。
阿勃勒的莢果相當堅硬,拿來打自己的手心後就知道這打起來非常痛的!照理說要在花落之後才會結出長圓筒形不開裂莢果,而莢果顏色由綠轉黑褐需時一年才會成熟,因此若同時看到樹上的花與果莢並存的話,別懷疑,那果莢十之八九是去年就結成的。
有沒有像是一串串的珍珠呢?
除了美麗的花朵外,阿勃勒的「葉子」也是黃蝶幼蟲的食草喔~
如果不是被風吹落的話,每朵花的花瓣應該會有五枚。
阿勃勒屬於落葉性大喬木,株高10~20公尺,冬季落葉,陽光直射後,可以使庭園溫暖,到了夏季則有濃濃的樹蔭,可使庭園陰涼清爽,所以常見被拿來做為庭園植物。
不知在台中市還有哪些地方也有種一整排的阿勃勒呢?
目前在過了東山路往松竹路的旱溪兩旁,大概只有十分之二的阿勃勒樹開了花。
我想再過不久等,這旱溪兩旁就會被繽紛的黃金雨所包圍。
人行道上一隅正是「黃金雨」後的最佳寫照~
這一堆還來不及開花就被吹落的花苞是一位來拍照的小伙子堆的。
翠綠的草皮上夾雜著黃金花瓣,夏日繽紛洋溢的氛圍不言可喻。
可惜遠方枝頭上的鳳凰花還沒盛開,不然黃軍和紅軍的PK大賽應該會更有看頭。
不囉嗦了,若眼睛還受得了的人就繼續看圖囉~
天氣很熱,拍完收工,還是趕緊回家納涼比較優……\(> <)/
- May 26 Sat 2012 00:00
❤ 臺中-北屯 ≡ 旱溪六月阿勃勒黃金雨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