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晨光初露,速速由一長串的清單裡選定東勢雙崎部落的埋伏坪步道。這條3.9公里的環狀山徑沿大安溪與觀音溪蜿蜒,曾是泰雅族北勢群獵人巡守的祕徑。將導航設定「雙崎埋伏坪步道」,東崎路二段旁成排車位任君選擇,步道入口就藏在自由里辦公室褪色的招牌後方。
八點二十分踏上果園小徑,晨露在水泥路面印下蜿蜒水痕。轉進山徑後坡度驟升,短短550公尺需攀升170公尺高度,久未登山的雙腿像灌了鐵砂,喘息聲驚起竹叢間的綠繡眼。直到稜線將雙崎部落鑲嵌成溪谷沙盤,大安溪的波光與尾文坑山的棱線盡收眼底,汗濕的衣領才敢偷享幾縷山風。
沿途百年櫸樹張開蒼勁臂膀,青剛櫟的硬葉在陽光下閃著皮革光澤,栓皮櫟的厚皮仍留著山羌啃食的齒痕。日治時期引水隧洞陰涼沁骨,偏逢農曆七月,洞口的藤蔓彷彿織成無形禁制,教我駐足不前。颱風過後的倒竹橫臥如綠色路障,勉強移開幾株細竹,權當山徑的微薄回禮。
埋伏坪山的三角點靜候在岔路深處,但曝曬的烈日讓我選擇與基石錯身而過。十點三十一分回到起點,浸透汗水的褲管緊黏肌膚,部落公廁的冷水沖洗竟成奢侈享受。回程繞經卓蘭白布帆,楊桃果園簇擁著「四大金剛」之一的巨碩雕塑,快門聲裡收藏了與水果之鄉的初次邂逅。大安溪畔芒花又翻起銀浪,可惜這片秋色畫布前,始終缺了那位能與蘆穗共舞的身影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