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岳父大人在自家後院的樹林裡種了好幾排的「光臘樹」後,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,只要一到六月,我便會開始注意光臘樹上是否有出現新的咬痕。為什麼要注意咬痕呢?因為這些出土的獨角仙除了肩負傳宗接代的重責大任外,平日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吃…吃…吃,若是發現樹幹上有新的咬痕,表示一年一度的獨角仙又來報到了。
回想到幾年前第一次近身接觸獨角仙時,足足讓我這個從小就住在都市裡的都市俗興奮許久。
趁著晚上要帶兩位小姐到卓蘭看紙風車劇團演出「雞城故事」,中午提前回到女王娘家來的機會,順勢為今年的獨角大仙們留下一些倩影。
獨角仙一般多只在樹幹及粗枝上遊走,很少會像下面這隻這樣爬到樹葉上逗留的,我想今天這隻應該是打架打輸了,沒臉回去見人,才會跑來這裡面葉思過。
原本我一直以為只有公的獨角仙才會打架,想不到這兩隻頭頂無角的母老虎,竟然也會為了「吃」而大打出手!
少了攻擊的武器,只好硬著頭皮蠻幹~ 嗟!又不是在打橄欖球 …@@…
阿娘喂,打個架有必要這麼賣命嗎?
頂輸人的最後就只有掉落到地上去的份,但願打服輸,拍拍屁股後走人。
話說樹林裡一堆的樹,但獨角仙就只偏愛「光臘樹」的汁液,其他的樹種它一律拒啃。
有的人會認為獨角仙把樹皮啃成一條一條的,肯定是個害蟲,但這樣的想法實在是誤會獨角仙了。因為獨角仙啃食的方向是垂直的,並不會破壞樹木的養分傳輸,除非獨角仙的數量過多。而這些年來,我還不曾看過有哪一棵光臘樹是因為身上佈滿了啃痕而死掉的。
況且,獨角仙的幼蟲會分解腐葉腐木土,而它們所排出來的大便土,更適合植物成長所需,故以生態的角度而言來說,獨角仙有時也算是一種益蟲。
若換成「天牛」來啃,那情況就大不相同了。因為天牛喜歡環狀剝皮,會在樹皮上橫向的啃一圈,此舉會破壞樹皮的韌皮部,導致光合作用下所製造的醣類,無法透過韌皮部輸送至根部,進而影響到樹木的生長,所以天牛是100%的害蟲。
女王家後院裡的這些公獨角仙,有的很大隻,但也有瘦小型的。原本我以為體型的大小是和其啃食汁液的多寡有關,但女王說其實獨角仙在變為成蟲出土前,體型的大小早已在雞母蟲的年紀時就決定好了,即使後天吃再多的汁液也無助於體型的變大。
今天雖然帶著家妹的腳架回到東勢,但我還是很不習慣拍照時用腳架,拍了幾張後還是決定手持拍攝就好。
腦袋裡總是想著要買105 VR微距鏡,但依我不愛用腳架的壞習慣來看,這事恐怕還是緩緩較好~
野生的獨角仙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有,據我這些年來的觀察,大致上從六月中起一直到七月底的這段時間是ok的,但最好的時間是六月底到七月中。七月中之後在樹上的數量會逐漸變少,在地上的則會變多……因為交配完後就掛了。
所以想看野生獨角仙的朋友,得把握好正確的時間及選擇種有光臘樹的地點才行。
現在才六月底,但似乎已有人完成了終身大事。下方的這隻母蟲看起來好像在挖洞準備下蛋了。
克服對「蛇」的恐懼,戰戰競競的走進草叢……,在褲子沾滿了鬼針草後,來到另一邊的光臘樹林。呃,除了樹枝上有幾隻獨角仙外,撥開雜草後發現樹頭下的數量更是驚人,這還不包括躲在背面的。
獨角仙除了搶配偶時會打架之外,我發現另一個容易引起打架的原因就是「吃」,民以食為天,連獨角大仙都不能例外。
和人類社會一樣,有些獨角仙總是喜歡佔人家的便宜,敢的就拿去吃,唉……。
我覺得今年的數量比去年多近一倍,但就怕到了暑假,隔壁家的猴仔囡又要來抓光光了。
若不懂獨角仙的養殖方法,把獨角仙抓回家去,最後多只有死路一條。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看的就好,不要抓它,這樣每年的夏天我才有MD可以拍,哈~
媽媽咪呀,一抬頭就看到(黑尾)虎頭蜂,且還不止一隻。大家要注意,虎頭蜂也很愛吃光蠟樹的汁液,有獨角仙的地方也可能會有虎頭蜂出現,所以大家在野外欣賞獨角仙的同時,可是要特別注意附近是否有虎頭蜂,千萬別靠太近!
我超怕虎頭蜂的,拍完這張之後趕緊來酸~等改天有時間再來拍囉~
- Jun 23 Sat 2012 00:00
❤ 仲夏裡的獨角大仙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